我们队伍叫做“碳为观止”,参加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、赛区一等奖以及省一等奖。在准备作品的这段时间里,团队里的每位成员为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,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。
在初赛时,为了尽可能的完善作品,团队成员,陈磊(我),陈威,黄维漩子,从家赶到学校,每天在逸夫楼131集合,一起为比赛做准备。我负责做aspen,陈威主要负责cad画图,黄维漩子负责化工设备设计选型,我们三联系十分紧密。做化工设计模型是需要不断调整的,因此我的数据常常会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,而黄维漩子的化工设备选型是需要aspen的数据,通常她刚做好一个塔设备选型,我的数据又改了,她就要推翻重做,陈威同学也是一样。我的数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但是我们就在这枯燥的推翻重做中不停的进步,不断地优化作品。在最后初赛提交的那段时间,我们更是在逸夫楼连续奋斗36小时,只为提高初赛成绩。
进入初赛后,我们修整了一段时间便又马不停蹄的继续完善作品。另两位同学,龙纯和李洁欣也赶来了长沙,龙纯负责3d场景的设计,李洁欣负责文本工作,我们团队算是团聚了。在3d设计中,由于我们的布局过大,软件经常还未保存便自动退出,龙纯同学也陷入了不停重做的痛苦中。为了顺利完成,化工厂场景的展现,我们几位同学向其他的同学和亲戚寻求帮助,借配置较高的笔记本来完成。最后,我们的厂区漫步视频呈现出的感觉很不错。
李洁欣同学的文本工作特别繁重复杂,自己不仅需要完成经济分析,还需要整合文本到设计任务书。在其他队友有余力的时候,我们及时沟通,一起完成了文本工作,李洁欣同学在比赛那段时间更是瘦了好多。
我们完成国家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后,也在准备湖南省的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。一切好像在稳步推进,因为有了前一次的经验,我们顺利准备答辩复试。但是厄运降临,在复试前一天我们队友将自己的笔记本留在了逸夫楼。复试当天我们来到逸夫楼后,发现办公室的笔记本不翼而飞。刚开始以为是老师怕丢,帮我们放好。但是事实比较残忍,我们两位队友的笔记本被偷了,其中两台都是准备要用的,并且里面有很多有用的数据。队友们及时调整心情,没做过久的停留继续准备比赛答辩,最终获得省一等奖的好成绩。
通过这段时间的团队合作,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成长、有所收获。比赛期间,除了队友间的相互鼓励、谅解和包容,各位老师领导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。遇到数据、图纸等有问题时,旷老师和王老师都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我们,指导我们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他们在监督我们的同时,也会给我们打气加油,还有杨老师和周老师,他们积极为我们提供模拟答辩的场所和条件,为我们后期答辩成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!所以说一个团队的成功不在于个人,而在于1 1>2的团队精神。